乙炔导电炭黑生产厂家
导电炭黑,导电乙炔炭黑,乙炔炭黑,导电炭黑厂家

DL CARBON BLACK

高性能导电炭黑制造商

High Performance Conductive Carbon Black Manufacturer

联系德隆

导电炭黑怎样提高在溶剂型体系中的分散性

德隆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碳黑工业集团 | 为世界贡献一流导电炭黑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23 | 3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溶剂型体系里,导电炭黑天然易团聚,要同时保证高分散性又不破坏导电网络,需要配方、表面化学、分散工艺三管齐下。下面是一套实战级、工程可落地的策略与流程(含可直接试验的处方/参数范围、常见陷阱与检测方法),帮你把炭黑稳定且高效地分散到溶剂体系中。

1 先看目标:你想要什么?

用于导电膜/油墨/涂料:既要分散好又要在成膜后形成导电网络 → 不能过度破坏团链。

用于浇注/浸渍/复合物:优先分散均匀、界面相容性。
目标不同,策略有细微差别 — 我将同时给出通用与针对性建议。

2 核心手段(概念速览)

选择合适的溶剂/基料(溶解力、粘度、挥发速率)

采用合适的分散剂/界面改性剂(非离子/聚合物型/芳基吸附型)

优化分散工艺(超声/珠磨/三辊/高剪切)与顺序

必要时进行表面化学改性(非破坏性修饰或接枝)

配方稳定性与功能(粘度、导电率、沉降)测试与调优

3 具体措施(可直接操作)

A 溶剂与基体选择(第一步)

选与最终树脂/成膜体系相容的溶剂:常见有 甲苯、二甲苯、丁酮、NMP、DMF、乙酸丁酯、酮类 等(根据最终配方)。

溶剂粘度影响分散:粘度过低难以破团、粘度过高分散困难(可混合高/低挥发性溶剂调节)。

若是聚合物基墨水,优先选与树脂相容的溶剂以便分散剂与炭黑-树脂形成良好界面。

B 分散剂/助剂(关键)

分散剂类型(优先顺序):

非离子聚合物分散剂 / 亨特型聚合物(如丙烯酸/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、聚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物) — 对有机溶剂体系普适性强。

油溶性聚烷基或嵌段共聚物(如PS-b-PAA 类或含芳基段的嵌段) — 芳环段通过π–π相互作用吸附碳面,烷基段溶于溶剂,界面稳定。

小分子芳基吸附剂(如吡咯烷酮/吡咯烷/吡咯并衍生物、吡啶/吡咯类衍生物、芘/吡咯烷基荧光基团) — 针对性强,能通过π–π共轭吸附在碳面上(例如一些“吡咯/芘”基分散剂在文献与工业中应用)。

表面活性剂(非离子或低极性) — 在低要求体系可用,但对长期稳定性不如聚合物分散剂。

用量:常规在**1–5 wt%(相对于炭黑质量)**范围试验;过少不稳,过多影响最终膜电阻与粘度/力学。

分散剂选择原则:吸附段(芳基/共轭段)+溶剂相容段(烷基或聚合物溶解段)。

C 表面化学改性(可选,效果显著)

物理吸附型改性(推荐首选):用含芳基或杂环的分散剂/小分子先与炭黑表面“包膜”,不破坏原子结构,保持导电性。

接枝/共价接枝(慎用):用自由基或接枝方式把亲油性聚合物接到炭黑表面(如PMMA、PS、PBMA等),大幅提高在有机溶剂中的相容性,但可能降低导电性(若接枝密度高)。所以应**低接枝量(surface grafting ≤ 5 wt%)**或“接枝少量亲油链 + 维持原始导电结构”。

氧化或酸处理:会引入羧基/羟基,便于极性体系分散,但会降低电子传导,通常不用于高导电要求体系。

D 分散工艺(顺序与设备)

预分散(湿法):把炭黑加入少量溶剂和分散剂,做低速搅拌 + 预超声 1–5 min,破大块团聚。

高剪切/细磨分散(核心):选择一种或组合:

珠磨/砂磨机(Bead mill):工业首选,珠径 0.3–1.0 mm(微细粒度可用 0.1–0.3 mm),转速与时间按设备负载调整,常见参数范围(供参考):循环时间 10–120 min,依设备与配方而定。

三辊机(Three-roll mill):适合高粘度糊料,多次过机(2–6 次)逐步细化。

高速分散机/均质机:用于中等要求,效率高但可能产生热。

超声探头(Probe):适合实验室,短脉冲、高功率,避免过热与破坏(示例:功率数百 W 级,间歇操作,累计时间 5–30 min)。

脱气/冷却:分散过程中可能升温,需冷却(循环冷却夹套或冰浴),并脱气以减少微气泡。

筛分/过滤:用合适孔径过滤(如 5–20 μm 或更细)去除大块未分散颗粒或杂质。

母浆(masterbatch)制备:推荐先做高浓度母浆(CB 30–60 wt% 相对于总固体,视体系而定),稳定后按体积或质量稀释到终浓度 → 有利于工艺稳定与运输。

E 加工顺序与注意事项(实操)

先把分散剂完全溶解在溶剂中,再下炭黑;或把炭黑和少量溶剂做预湿后再加入分散剂,两种顺序都可试,通常先分散剂溶解,然后缓慢加入炭黑更稳定。

分散时间/能量与导电性成折中:足够能量分解团聚体,但过度研磨会破坏链状结构、降低导电性(尤其是高结构炭黑)。进行能量扫描实验(不同时间段取样测电阻与粒径)以找到最佳点。

控制温度(避免溶剂挥发或分散剂降解)并在操作记录中标注超声功率/时间或珠磨能量。

4 常用配方举例(溶剂型导电油墨/涂料 起点配方)

仅为起点,需按你体系调优(树脂/溶剂类型不同需改动)

样例 A:溶剂型导电油墨(用于印刷/涂膜)

导电炭黑:15 wt%(固体计)

树脂(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溶剂型):20 wt%

分散剂(聚合物型、溶剂相容):1.5 wt%(相对于炭黑)

溶剂(甲苯 / 二甲苯混合):余量至 100%

研磨工艺:珠磨 30–60 min,冷却至 <30°C,过滤 20 μm

样例 B:高导电母浆(实验室)

炭黑:40 wt%

分散剂:3 wt%(相对于炭黑)

溶剂:使浓度合适(高粘度),珠磨 60–120 min;随后稀释至工作浓度。

5 监测与评价(如何判断分散好坏)

视觉:无大块、无肉眼沉降、无明显絮凝。

稳定性:静置 24–72 小时观察沉降层厚度;离心测试(模拟加速沉降)。

粒径/分布:激光衍射(LD) 或显微(TEM/SEM)检查;目标是聚集体尺寸到可接受范围(依体系)。

粘度/流变:测剪切粘度曲线(高剪切下保持印刷/喷雾可用粘度)。

导电性:干膜表面电阻/体积电阻测量(四探针、表面电阻仪)。

接触角/表面能:评估与树脂亲和性(必要时)。

6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分散后再团聚/沉降:增加分散剂用量或选更合适的聚合物分散剂;调整溶剂/树脂相容性;降低固体含量或增加粘度稳定剂。

导电性下降但粒径变小:可能破坏聚集链状结构 → 降低研磨强度或缩短研磨时间;尝试复配少量乙炔炭黑以恢复电导通路。

泡沫/气泡多:降低超声时间或引入脱气步骤;使用低泡分散剂。

分散剂影响成膜(开裂/脆化):选耐溶剂/树脂兼容的分散剂,或在干膜后使用烘烤程序驱除残留溶剂。

7 安全与环境

操作有机溶剂、超声与高剪切设备时注意通风、防爆、防火;戴防护手套与护目镜。

废液与废粉按化学废弃物处理,避免随意排放。

8 快速实验设计(3 次迭代法)

试验 1(配方筛选):固定炭黑含量(如 10%),测试两种不同分散剂(聚合物 A、B),珠磨 30 min,评估稳定性/粘度/导电。

试验 2(工艺优化):在最佳分散剂下调整磨耗能量(珠磨 15/30/60 min),测电阻与粒径以找最佳能量点。

试验 3(工业化验证):将最佳母浆按目标工艺放大试产(3–50 L),验证批次间一致性与长期稳定性。